详谈polo鼓刹和碟刹的差异

2010-10-18 02:25    作者:省得烦    来源:爱卡汽车网    浏览:

最近,经历了鼓刹改碟刹的过程,也有了机会好好地研究了鼓刹的结构,慢慢地,我有了些关于鼓刹和碟刹在刹车时的差异的看法。

改了碟刹的人都会说这样的话,一点就有,我也是这样的感觉。不像鼓刹时,可能是要踩到差不多1/4行程后才开始有刹车的感觉;而碟刹是踩下去一点点就开始有刹车的感觉了,这样说吧,大家注意到没,踩刹车到刹车灯亮,有很小的一段行程,那碟刹差不多也就这么大的空行程,也就是说,踩到刹车灯亮时,就开始有制动的感觉了。

下面,我来分析一下这种差异。注意,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哦,未必正确啦!

大家来看看下面这张图,鼓刹的刹车蹄片是以下面的两个支点为轴,刹车时蹄片呈扇形方向动作。那么,刹车时,蹄片的上部移动的距离就比下部的距离多。这时,和碟刹的差异就出来了,鼓刹刹车时,随着踏板的踩多踩少,蹄片和外面盖板上的摩擦面积都是有变化的;而碟刹的刹车片和盘的接触面积始终是一样的,刹车力度只和分泵的压力有关。

 

 刚装上碟刹试车时,踩起来和鼓刹的感觉差不多,原因是碟刹还未磨合出来,提供不了什么制动力,后来慢慢就好了。感觉就是踩刹车时,刹车基本上是靠前碟刹来制动的。那么鼓刹估计也就差不多了,其实基本上也是靠前面的刹车来制动的,也难怪在论坛里很少听到谁的鼓刹要换刹车片的呢,原因就是鼓刹磨损很小,用到报废也磨不了多少啊!

现在,再放到行驶的动态过程来看,车辆是由悬挂来支撑的,行驶中随着重心的变化,减震弹簧压缩的程度不一样,施加在前后轮上的重量也是会变化的。急刹车时不管碟刹鼓刹,车辆重量大部分是落在前轮上了,这时碟刹鼓刹的刹车距离应该是差不多的,制动力主要靠前轮提供,而且因为重心前移,后轮上的重量较少,即使刹车泵的力量再大也没用了,在ABS的作用下后轮处于抱死的边缘,所以这种情况下碟刹鼓刹应该差不多的。

撇开急刹车的情况不谈,看看日常行驶中比较缓和的制动,比如碰到红灯正常减速的情况。现在有个假设(我自己的分析,真实情况不一定是这样的):踏板踩多少,刹车油就泵过去多少。鼓刹的情况下,由于结构上的差异,鼓刹蹄片被弹簧拉在一个初始位置上的。踩刹车时,首先要将刹车蹄片推离初始点,才能使蹄片和制动鼓有接触而摩擦,这可能就是踩刹车有段空行程的原因吧。而由于刚开始接触时面、积较小,提供的刹车力度也小,前刹很快介入、前部制动力大导致开始点头现象,然后因为重心前移了,所以再往后踩,尽管后刹接触面积也不断增大,可是因为落在后轮的重量变小,后轮制动力再大也没有用了,再大也只会导致抱死而ABS动作。

碟刹的结构是,活塞直接顶住刹车片,靠刹车片和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来制动的,刹车片和刹车盘之间的间隙是非常小的,那么总泵过来的压力就很直接的施加在刹车片上了,因此踩刹车后后轮很快就提供制动力了,这大概就是所说的“一点就有”的原因吧!而且后轮制动参与得多了,点头现象也减弱了(急刹除外),落在后轮上的重量大了,抱死、ABS调节也比较晚了。

我们平常行车大部分的情况还是平缓刹车居多的,急刹相对比较少的。所以改碟刹后点头现象减弱感觉还是比较明显的。

以前看到有帖子说鼓刹制动力比碟刹大,因为鼓刹的摩擦片比碟刹的面积大,大货车都用鼓刹等等。这点我相信,可能鼓刹的绝对制动力是大于碟刹。“突然想起一位前辈曾经讲过,在比赛中,有时候为了追求U turn也就是发卡弯的瞬间绝对制动力,改装技师甚至会把后轮碟刹改成鼓式刹车。”难道竞赛用的四活塞、六活塞的卡钳就提供不了强大的制动力吗?呵呵!但是,单纯的静态的分析制动力的大小有用吗?行驶状态中情况是不一样的,后轮都要抱死了鼓刹的制动力再大又有什么用呢。而且后轮趋于抱死时,由于碟刹的灵敏度优于鼓刹,ABS调节的效果更好,这也是为什么装ESP的车必需是四轮碟刹的原因。

本贴不是要讨论碟刹优于鼓刹,碟刹鼓刹一样都能刹住车,我相信100km/h到0的减速距离都应该差不多的。虽然刹车空行程、点头现象等有差异,但只要适应了就无所谓的一样可以开得很好的。至于散热、维护成本等差异大家经常能看到这方面的说法,我也不多说了。